成年的蝗虫在产卵之后,全部死去,但是这4000亿只蝗虫孵化出来的数量又远远高于这个数值,可能是其数百倍。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话,有人估计到夏天,这部分新生蝗虫的数量可能是原来的500倍左右。
有人说蝗虫是害虫,抓紧治理呀。怎么没有抓紧治理啊?没看到印巴战争都不打了吗?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灭蝗虫,印巴都在积极地治理蝗灾,但是这几个月下来效果还不明显。
因为蝗虫飞得很快,很难人为地逮住。而且它们移动的速度很快,用农药喷洒的话,那么大的面积也很难实施。当然蝗虫有天敌,比如珍珠吃鸡和鸭子,蝗虫是他们的美味大餐。一只鸡或者是鸭子,每天能够食用100只左右的蝗虫。有一年发生蝗虫灾难的时候,投放了32万只鸭子,对缓解蝗虫灾难有一定的好处。
我国也曾经发生过蝗灾,而且这些年都在积极应对蝗灾,通过飞机撒药等方式,尽早把蝗虫的虫卵扼杀掉,或者是把蝗虫的幼虫给扼杀掉,这是最佳的方法。
未雨绸缪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下面2点做起:
第一、现在印巴发生了那么重的蝗灾,作为粮食出口国的印度,粮食是减产是一定的了,因为他们的受灾面积已经达到了40%多,所以明年的粮食价格有可能上涨,那么我们在这方面作为一个粮食进口国应该做好储备。
第二、这些蝗虫会不会山高路远的飞到我们国家来呢?如果按照直线距离,按照他们的飞行速度的话,十几天就能飞到我们这里来。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值,他们飞到我们这里来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或者说很小很小。
因为我们有天然的屏障,阻挡着蝗虫的到来。一边是茫茫的大沙漠,沙漠里没有食物,蝗虫如果想从沙漠里经过,那是自寻死路。一边是高高的,寒冷的山脉,连绵不绝,冰天雪地。煌虫进了这方天地也是没有活路。
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如果他们越过缅甸,然后就能绕道到我们这里来。也就是说既使有这个途径,它们还要经过缅甸,缅甸还会阻挡一阵。
但是一切都不可预料,万一蝗虫真的经过长途跋涉到了我们这里,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蝗虫的预案。历史漫谈君觉得投放蝗虫的天敌这个方法是应对蝗虫灾害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筹集这些蝗虫天敌有多少难度呢?或者时间上能不能来得及呢?
但不论怎么说,在天灾们面前,只要我们积极应对,众志成城,心往一处使,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是历史漫谈君,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感恩。
(文/历史漫谈君·一江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