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是怎么死的呢?

莎士比亚是怎么死的呢?

但房颤会导致中风吗?而且会导致莎翁“很快就死亡吗?”接下来我们就从医学的角度了解一下房颤这个疾病,通过现代医学的分析来逐步了解莎翁去世的真相!

小偷抓现行的感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

现代心血管领域著名专家是这么描述房颤发生时的感觉:就像小偷被抓现行时,心悸、心慌、气促、眩晕。而这些症状与莎翁笔下的描述贴合度特别高:在疯狂颤抖的心房中,血液流速反而会减慢,并很容易形成血栓,当这些血栓随着血液达到大脑时,就会堵塞脑动脉,也就是最常见的缺血性脑中风,在所有的中风中,约七成为缺血性脑中风。

房颤病人引发中风的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另外,血栓越大,其导致的脑梗死面积就越大,死亡和残疾的几率也越大。一般情况下,在心房中形成的血栓都远远大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栓,所以,房颤导致的中风致残率、致死率都特别高。房颤导致的脑中风30天内的死亡率是25%,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

从现代的医学角度和数据看,就完全能解释为什么莎士比亚在中风后特别快就死亡了,其实从这一点可以倒推出,莎士比亚得房颤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被忽视的风险

在探索莎士比亚死亡之谜过程中,我们发现早在390年前,房颤就已经存在并威胁人类健康了,只是当时这个疾病并没有被广为所知。

40岁或40岁以上的人患房颤的风险为四分之一,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如果以家庭为单位的话,恐怕现在每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都面临着房颤发生的可能。

莎士比亚去世时是52岁,他写下那句名言时是47岁,从现代医学的流行病学看,47岁的莎士比亚已经进入房颤的高发年龄,他那时得房颤一点也不稀奇,只是当时他们都还不知道房颤这个疾病。所以当时他写下名句时,都没有被充分重视。

而房颤患者最早用来预防中风的口服抗凝药1954年才上市。到今天,新型口服抗凝药已成为房颤患者预防中风的有力武器,它诞生的意义就是更有效、更安全地保护房颤患者,降低其发生脑中风的风险。

而这一点,正是当时的莎士比亚最最需要的。

穿越400年的警示

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已经比莎士比亚幸运很多了。

要知道,最早对房颤的医学意义上的描述出现于1628年,也是莎翁离世12年以后的事了。所以在当时,即使莎士比亚及他的医生知道他房颤了,对于他们来说,能做的也就是等待,或者少喝点酒而已。

但话说回来,即使到了今天,了解房颤的人还是很少。现在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如果你在40岁左右,你和你的家人都已进入房颤高发年龄了,但是,你了解房颤吗?如果出现心悸、眩晕、气促等症状,你是否想过去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呢?

穿越400年,莎翁的真正死因可能未必有定论,但从这个推断过程中了解房颤,让人们尽可能早的发现房颤,让房颤的患者尽早采取行动远离中风风险,这或许才是探案带给人们的最大警示。

关注微信:北青健康 bqtrave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崩坏32.4版本什么时候更新 崩坏32.4版本更新时间一览 365bet中文体育在线

崩坏32.4版本什么时候更新 崩坏32.4版本更新时间一览

📅 10-07 👁️ 5113
你最喜欢的SP工具? 365约彩app怎么没有了

你最喜欢的SP工具?

📅 08-09 👁️ 3914
宋雨琦的罗马周末录影带 365bet中文体育在线

宋雨琦的罗马周末录影带

📅 08-29 👁️ 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