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遽”这个字。
一,“遽”字怎么读
遽”这个字读作【jù】,部首是“辶”,总共16个笔画,结构是半包围结构。
二,“遽”字是什么意思
1,“遽”字本以是指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遽人(驿卒;传达命令的人);遽驿(传车和驿马);遽传(驿车和传舍);遽委(驿站车马和储存的粮食)
“辶”现在一般指某个字的偏旁,称为“走之”,其实“辶”本来就于走有关,“辶”是由“辵”(chuò)演化而来,是“辵”的偏旁异写。
“辵”甲骨文写法如上图,《说文解字》 :“辵, 乍行乍止也。”
辵”是会意字,从彳,从止。“彳”表示行走,“止”表示停下,因此“辵”的意思是忽走忽停。【在古文字中,”彳“是街道的象形,可引申为行走。”止“是人脚的象形,也可引申为行走。“止”表示停下。辵字会意为:人行走于街道上。】
2,急,仓猝。比如遽尔(突然);遽别(匆忙分别);遽步(急步快走);遽忙(匆忙);遽几(急切期求);遽淹(迅速而逝)。
3,惊俱,慌张。比如遽色(色指脸色)、惶遽。
4,隧,就。“塘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
5,乡名。在今河北省元氏县附近。
6,立刻;马上。
比如: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遽扑之”。立刻去捉它。
遽诺(马上承诺、答应);遽理(马上或很快处理);遽即(立即)。
7,十分贫困,窘迫。
南朝 宋临川《世说新语》:“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意思是远近的人久闻您名字,县令于是大为惶恐,不敢移动他。
三,“遽”字相关的成语
1,遽归道山:形容人逝世,类似于驾鹤西游和乘鹤仙去。
2,疾言遽色:出自《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3,了无遽容:指完全没有恐慌的表情,形容一个人非常镇定和从容。
“遽”这个字的分享就到这了,今天你学到了吗?
汉字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变化灵活。
让我们继续探索汉字的奥秘吧!